“小学生晚9点、初中生晚10点不做作业”……近期,随着地方减负实施方案的出台,部分家长对此予以了较多关注,担心减负过度会影响教学质量。
控辍保学、大班额、中小学课后服务、减负……针对这些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,今日,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,对其治理情况进行回应。
“来啊,一起做学渣啊!”近日,一篇“南京家长已疯”的网文刷屏,指向南京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减负工作。与此同时,浙江省28日发布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,其中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、初中生晚10点可经家长确认拒绝完成剩余作业,也引起热议。
学生犯错后,教师可不可以惩戒?如何惩戒?惩戒的边界在哪里?近日,两个地方法规的出台让这些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。
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一个持久的热门话题,各地的探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社会上争议比较大。在笔者看来,从当前的实际状况看,确实应该减负,但是只有精准施策,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。
这是70年前的中国:5.4亿人口,文盲率高达80%,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%以上,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几个识字的人……
近日,上海市教委印发《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措施》),明确了“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”等多条底线。
又是初秋日,又见麦儿黄,数百万学子伴随丝丝秋风踏入校园,迎来了开学第一天。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,爱国教育成为今年开学典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。
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》发布,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再次成为焦点,因为没有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,就不会有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根本转变。